河北省土木建筑學會
質量控制與檢測技術學術委員會
2006年工作總結
2006年,省土木建筑學會質量控制與檢測技術學術委員會在省土木建筑學會的領導下,在掛靠單位河北省建筑科學研究院的支持和各位委員的協助下,學術委員會在本年度組織召開了學術年會,開展學術交流,科技攻關,進行技術咨詢服務等活動,為我省建設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F將本年度工作總結如下。
一、召開學術年會,進行學術交流
2006年7月31日至8月3日,省土木建筑學會省質量控制與檢測技術學術委員會,同工程抗震和地基基礎學術委員會,在承德市共同主辦召開了2006年學術年會。省建設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杜慶雨、總工程師馮長鎖、承德市建設局局長李新平、承德市政協副主席建設局副局長總工程師賈珍山等領導到會。全省建設系統共有55個單位102名代表參加會議。
杜慶雨副廳長在會上做了重要講話,要求建設廳所屬的各學術組織努力做好工作,大力開展技術交流、技術培訓和技術咨詢,做好科技成果的開發和推廣應用,推動建設領域的科技進步,為我省建設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馮長鎖總工程師發言,充分肯定了河北省土木建筑學會下設20多個專業學術委員會和學術團體所做的工作,各分會在推動全省建設領域的科技進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我省建設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同時,對我省各專業學術委員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會議特邀國家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總工程師邸小壇研究員做“建筑結構檢測技術標準”學術報告,內容豐富、學術水平高,反映相關領域科技發展最新進展。論述了確立適應建筑結構檢測市場化的規則;技術服務意識;科學、公正、誠信、認真;這種技術服務的特點;以及建筑結構檢測技術標準5個創新點和12項應用實例。還介紹了鉆芯法檢測混凝土強度,主要內容包括:鉆芯法介紹;修編情況:結構混凝土強度、小直徑芯樣、高強混凝土、推定強度、鉆芯修正方法、抗拉強度;鉆芯法-從構件中鉆出混凝土芯樣;經過鋸切端面處理加工成芯樣試件;在壓力機上進行試驗,得到結構、構件混凝土的強度。
會議期間,我省建設系統開展科技攻關、有新突破的專家和科技工作者,在會上做了學術交流。
燕山大學建筑工程與力學學院趙慶新交流內容:基于損傷理論的某鋼筋混凝土軌道梁壽命評估;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李勇交流內容:地下加層對上部結構內力的影響數值模擬分析。
還聘請了清華同方知網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穎做 “立足互聯網出版產業? 推動行業信息化進程”報告,介紹了中國城市規劃知識倉庫(CCPD)和《中國建筑知識倉庫(CUAD)》。CUAD是基于城市建設行業的專業支持和CNKI工程的強大基礎平臺,繼CCPD之后清華同方知網開發的知識系統,旨在加強建筑行業數字化、信息化進程,建立強大高效的內部研究學習資源平臺。文獻總量達120余萬篇,每日動態更新2000余條。
為開好這次會議,在會前征集的學術論文中選擇了其中的75篇,編印成科技論文集,由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華北地震科學》作為增刊出版,其中關于建筑質量及其相關的科技論文共有36篇。
二、組織考察調研,籌劃建筑節能檢測工作
節約資源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黨和國家對此非常重視,國務院于2006年8月6日下發“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決定指出“必須把節能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必須把節能工作作為當前的緊迫任務”。決定把推進建筑節能,作為著力抓好的重點領域的節能。
為了做好這項工作,省質量控制與檢測技術學術委員會會同省建筑工程質量檢測中心,在全省和國內進行了考察調研,就如何開展建筑節能檢測工作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討,提出以下意見:
1.建筑節能檢測工作主要內容。依據其他省市的做法,建筑節能檢測工作主要有以下內容:建筑材料導熱系數的測定;用熱流計法現場測定圍護結構傳熱系數;在實驗室用熱箱法測定圍護結構傳熱系數;外墻外保溫系統耐候性能檢測;門窗傳熱系數檢測;用熱箱法現場測定圍護結構傳熱系數;用紅外熱像法測定圍護結構熱工性能;用氣壓法測定圍護結構氣密性等檢測工作。
2.編制建筑節能檢測工作宣傳冊。以檢測中心現有建筑節能檢測儀器設備,以及已開展過的節能檢測工作為基礎,加入擬購置的儀器設備和擬開展的檢測項目,參考其他有關單位編制的圖冊,編制建筑節能檢測工作宣傳圖冊,以利宣傳,擴大影響,開展工作。
3.既有建筑物建筑節能檢測工作。既有建筑物建筑節能檢測,其工作量約占建筑節能檢測總工作量的80%~90%,有相當可觀的市場前景,要把這項工作開展起來。既有建筑節能檢測與新建工程節能檢測兩者要相互結合,在人員配備和機構設置上要搞好協調,同時,還需要與省市有關部門勾通協調,爭取給予更多支持。
4.辦公場所、節能產品展示中心的選址和籌劃;I建建筑節能測試室、現場建筑節能儀器設備室和辦公室;籌建室內展廳,展出建筑節能新材料、新產品、新設備、建筑節能模型等;籌建室外展出場地,展出不易在室內擺放體積較大的節能實物。
三、積極開展工作,工程質量檢測有新突破
省質量控制與檢測技術學術委員會與河北省建筑工程質量檢測中心、河北省建筑節能測試中心、省工程質量司法鑒定中心組織開發了多項檢測技術,并編制了相應的技術規程。多次參加全省重點工程或重大工程工程質量的檢測。
近幾年來,工程質量工作有新的突破,2005年成功完成了廊坊東方大學城工程質量檢測,這是檢測中心成立以來,承擔工程量最大,參加人員最多,檢測技術最齊全的一項工程質量綜合檢測工作。檢測面積達100萬平方米,工程質量多樣,檢測技術復雜,技術難度大,既有普通工程質量檢測內容,又有新型結構和新型材料檢測。
2006年,古建筑的檢測鑒定與保護工作取得較大進展。中心承擔山海關古城墻評價、涿州古橋評價工程中。在檢測和質量評估中,引進新工藝、學習新技術,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將地探雷剪切波、瑞雷波等物探技術應用到古建筑的評價,取得滿意效果。今年又承接了山海關古長城的鑒定任務。
檢測中心經過考察研究,新上管材、管件檢測設備,并通過了省技術監督局的計量認證,增加了檢測服務范圍;還投資60余萬元新增電線電纜檢測和室內環境檢測兩個項目,質量手冊及操作規程等程序文件編制完成。
三、開展技術創新,開發科研成果
全省建設系統各單位的質量控制與檢測技術學術委員會委員,積極組織開展技術創新,開發科研成果,完成的質量控制與檢測技術有關的科研課題有:
河北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保定市建筑機械工程施工安全監督站和天津財經學院完成“建筑工程安全預控信息系統應用研究”;河北省建筑科學研究院和河北大學完成“納米混凝土試驗研究”;河北工程學院完成“神經網絡在邯鄲地區混凝土強度預測及配合比優化設計中的應用研究”;唐山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檢測站完成“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通用規程”。以上5項成果獲省建設廳科技進步一等獎。
河北省建筑科學研究院完成“高溫靜置后混凝土梁力學性能對比研究”;河北天博建設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北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完成“高強高性能混凝土應用研究”;石家莊晶石建筑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完成“新型墻體材料對砌體砂漿強度的影響研究”;燕山大學完成“混凝土在損傷及負溫條件下脈沖超聲波傳播特性研究”;唐山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檢測站完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程”、“市政給水管道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程”、“市政排水管渠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程”、“給排水構筑物及設備安裝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程”;秦皇島市三信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完成“混凝土結構拉接植筋技術工法”。以上9項成果獲省建設廳科技進步二等獎。
河北省建筑科學研究院完成的“高強混凝土強度無損檢測試驗研究”,于2006年9月通過技術鑒定,鑒定結論為該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另外,河北省建筑科學研究院還有“建筑結構加固軟件工具箱開發”、“體外預應力加固超靜定鋼砼梁非線性分析”、“防腐高強鋼絲加固受彎構件中鋼筋與鋼絲應力變化的試驗研究”、“NJJ-95A型雷達測試儀無損檢測技術研究”、“超聲法檢測混凝土結構粘鋼加固強度試驗研究”、“達到承載力極限狀態砼梁加固技術試驗研究”6項與檢測技術有關的科研課題擬在年內進行技術鑒定。
四、組織參加有關學術活動
組織有關單位有學會會員參觀石家莊國際建筑建材及城市建設博覽會。2006年8月25~27日,石家莊舉辦了國際建筑建材及城市建設博覽會。本屆博覽會吸引了國內外數百家企業,近千種產品,集中展示我國乃至世界建設領域最新技術、設備和產品。展出面積達3000多平方米,分設了:門窗幕墻、新型墻體材料、供熱采暖、太陽能產品、空調制冷、油漆涂料、裝飾材料、給排水、園林景觀設計、水泥、建設機械等主題展區。其中有許多展出內容涉及建筑工程質量和工程質量檢測技術。博覽會為廣大的設計、建設單位、裝飾裝修單位搭建了一個交流推廣的平臺。
五、2007年工作計劃安排
1.開展技術創新,組織全省質量控制與檢測技術學術委員會委員優秀專業技術人,進行科研選題,立項,并組織實施。
2.年內組織舉辦有關質量控制與檢測技術新技術、新規范培訓1~2次。
3.積極開展技術服務和咨詢活動,為工程建設服務。
4.組織一次全省質量控制與檢測技術學術委員會學術會議,征集相關的科技論文,并編印論文集,由正式出版機構出版發行。
5.全省各委員單位和各位委員要加強聯系,開展信息交流,加強同其他省市有關學術團體的聯系,了解國內外學術動態,組織學術 委員會委員結合科研生產實踐,撰寫科技論文,參加國內外與質量控制與檢測技術學術委員會有關 業會議。
河北省土木建筑學會質量控制與檢測技術學術委員會
2006年11月15日